在NBA杯西部C组的一场焦点战中,休斯顿火箭以110-121不敌圣安东尼奥马刺。全队高达23次的失误成为火箭失利的致命伤,仅因失误就送给对手33分,这一数据与揭幕战对阵雷霆时的24次失误如出一辙。

杜兰特全场出现8次失误,阿门、奥科吉和伊森分别贡献3次、3次和4次失误。当马刺提升防守强度后,火箭缺乏纯控卫的短板暴露无遗。主教练乌度卡尝试让多名球员分担组织任务,但在高强度对抗下,传接球的稳定性始终无法保证。
马刺的锋卫群展现出强大的冲击力,巴恩斯、尚帕尼、瓦塞尔、卡斯尔和凯尔登联手抢下11个进攻篮板,其中凯尔登一人就摘下5个前场篮板。在文班亚马仅收获1个进攻篮板的情况下,马刺凭借锋线的活力完全掌控了篮板优势。
本场比赛,联盟各队限制文班亚马的防守策略再度得到验证。火箭采用奥科吉主防、伺机包夹的战术,成功将文班亚马的进攻威胁转化为队友的外线机会。首节尚帕尼和瓦塞尔三分5中1的表现,一度让火箭的防守策略收到成效。然而随着比赛深入,马刺角色球员逐渐找到手感,文班亚马在场时带来的进攻空间价值愈发凸显。
火箭在进攻端展现出清晰的战术思路。杜兰特与申京的挡拆配合屡屡奏效,两人通过短顺下和单打持续制造威胁。当马刺对双核实施重点盯防时,阿门、奥科吉和伊森的空位三分成为破解之道。全队在上半场控制失误阶段一度建立起11分领先优势。
马刺的战术体系随着文班亚马的在场情况灵活切换。当这位224厘米的长人坐镇内线时,球队利用其护筐和换防能力构建防守体系;当其下场休息时,索汉领衔的五小阵容通过无限换防提速比赛。特别是在文班亚马身背五次犯规期间,马刺的小个阵容依然保持领先,展现出深厚的阵容深度。
比赛转折出现在第二节末段,火箭在1分41秒内连续出现4次失误,马刺借机打出一波12-0的进攻高潮。尽管谢泼德全场命中4记三分并送出6次助攻,但第四节防守端被连续针对暴露出新秀球员的经验不足。
整场比赛,马刺通过团队篮球完美诠释了“文班引力”的战术价值。文班亚马吸引包夹后,尚帕尼的关键三分和卡斯尔的空切让火箭的防守顾此失彼。反观火箭,在缺少纯控卫的情况下,杜兰特面对包夹时的处理球选择成为全队失误问题的缩影。这场失利再次证明,控卫位置的短板已成为火箭征战高端比赛的最大制约。
